search

“两优一先”风采展示(四)

【报送单位】:院党办 | 2024-08-19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市直机关工委、委机关党委、院党委分别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现分期集中展示我院获得表彰的各级“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不断汲取向上力量,同心聚力,追求卓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首都地质新篇章!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市灾防所第八支部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第八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6人,曾多次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部门、“安康杯”优胜班组等集体荣誉,支部多名党员获“北京市防汛抗旱先进个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典型个人”“北京市高级职业技术能手”等个人荣誉。

1724037440481.jpg

“23·7”应急战场的“硬核”担当

“23·7”特大暴雨席卷北京,房山、昌平等地遭受严重地质灾害威胁。面对险情,第八党支部迅速响应,党员干部们纷纷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他们深入重灾区,冒着落石、道路垮塌等风险,连续奋战在野外一线长达半月之久。在断水、断电、断信号的极端条件下,以泡面和简餐为食,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完成了142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任务,确保了首都的地质安全稳定。

地灾防治技术的“主力军”

作为汛期地灾应急任务的核心牵头部门,第八党支部承担着北京十个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排查工作的统筹职责。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其中,“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大会战(房山试点)”项目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培训班上进行了技术分享,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北京市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勘查、北京市延庆区精细化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试点建设等项目立项成功,为“23·7”灾后北京市地质灾害精准防御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党支部建设的“品牌标杆”

第八党支部注重党建引领,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他们通过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精心策划学习分享会,开展“小讲堂”活动,不断夯实党员干部的信念信仰之基。同时,支部注重夯实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疫情防控和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党员们积极参与,展现了高度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1724037449621.jpg

市灾防所第八党支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地质人的光荣与梦想。他们是抗灾先锋、技术尖兵、党建标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



市地环所离退休第五支部

市地环所离退休第五党支部现有退休党员34名,隶属于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离退休党总支。党支部牢牢把握新时代离退工作新要求,强化组织功能,创新动态管理,明确目标方向,完善制度流程,区分工作重心,坚持“六好”标准,扎实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党支部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1724037463629.jpg

强化组织功能,凝聚思想认识。他们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坚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按时进行换届选举。他们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他们积极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工作,并成功通过了市委老干部局的考核,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理论学习,丰富活动内容。他们注重理论实践引领,在深学理论及组织聆听专题报告的基础上,深入红色基地等场所进行实地参观走访和座谈交流,让党员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们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组建多个活动兴趣小组,运用微视频、多媒体自编自导宣传党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开展了“不忘地质老传统,聚力奋进新时代”、“庆七一·颂党恩”书画笔会暨座谈会等主题党日活动。

强化作用发挥,先锋模范突出。该支部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打造老党员先锋队,参与社区管理和街道建设,为单位发展建言献策。支部党员坚持利用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做好“老带新”工作,传承地质精神。91岁的刘家祥同志一生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持续关注水文资料观测,填补北京市地下水观测资源数据;80多岁的何德春同志,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他向年轻职工深情讲述早期地质工作者们艰苦奋斗的故事,激励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继续书写地质人的辉煌篇章;88岁的王绣燕同志是中国近代爱国民主人士邵力子先生的孙媳妇,她不顾年高体弱,积极参加邵力子同志的生前事迹整理工作,介绍邵力子先生的爱国精神,传承优良家风;王有禄同志参与疫情防控和社区志愿者服务,荣获社区颁发的《北京市星级志愿者》称号;支部书记焦永强用心搜集整理支部活动照片,编辑制作了本支部活动集锦纪念册,为支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退休党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和担当,他们的事迹不仅激励了在职的年轻职工,也为支部赢得了广泛赞誉。

1724037470752.jpg



市工程所地质机械厂支部

北京市工程地质研究所地质机械厂党支部,共有7名党员,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向新而行”的特色支部,通过实地业务考察交流,实现了多业并举,提质增效的目标。2018年和2022年荣获市地勘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724037480512.jpg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新高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地质机械厂支部勇攀科研高峰,在传统的地质灾害预警、地质资源及环境监测设备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京地勘”品牌远程测控终端机(RTU)。该产品适用于所有普适性和专业型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场景,可接入雨量计、崩塌计、地下水位计、渗压计、土压力计、泥水位计等多种传感器,可同时向多路中心地址发送信息。该产品凭借出色的稳定性与兼容性,成为首都地质行业内首家独立研发生产RTU产品的单位,综合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内主流产品同等水平。其广泛应用在京津冀交通网络、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多个监测系统中,不仅提升了地质监测装备的自主化、智能化、信息化能力,更为防灾减灾、数字城市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应急抢险,彰显党员担当

面对“23·7”强降雨的严峻考验,支部全体党员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他们利用自主研发的RTU设备,为京津冀交通网络监测系统、“西蓄”工程调度中心提供实时、精准的数字化支撑,有效助力了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抢险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支部党员展现了坚定的政治观、大局观和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的生动写照。

荣誉满载,成果斐然

近两年内,支部荣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并参编发行规范1个。参编的北京新机场勘察项目荣获国家二等奖和市级一等奖,主创的地质安全及地质资源远程测控终端(RTU)更是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此外,支部党员在精神文明类活动中也屡获殊荣,为党支部增光添彩。

1724037487680.jpg

下一步,市工程所地质机械厂支部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首都地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浏览量: